您正在访问亚汇网香港分站,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律法规。

银保监会发文规范养老保险机构发展 剥离资管业务

文 / 似风 2021-12-27 15:21:51 来源:亚汇网

  随着老龄化时代的到来,如何将商业养老保险更好地纳入养老保障体系,履行商业养老保险“第三支柱”责任,已经成为保险业的一道必答题。近期,银保监会下发《关于规范和促进养老保险机构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强调养老保险机构原则上不得经营保险资产管理业务,并要求在一定期限前对保险资产管理业务以及个人养老保障管理产品进行整顿清理。

  从《通知》内容来看,新规从发展定位、业务方向、风险隔离、正本清源、强化监管五个方面提出了要求。有业内人士表示,《通知》的目的是推动养老保险公司和养老金管理公司走专业化发展道路,更好服务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建设,有利于丰富养老保障产品的供给,为商业养老保险市场营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防范金融风险。

  定位专业化 聚焦养老属性

  从发展定位来看,《通知》明确养老保险机构应定位为专业化养老金融机构,进一步突出养老特点,优化养老财务规划、资金管理和风险保障等服务,提升长期服务能力,建立健全与养老金融业务特点和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内部管理制度。对于养老保险机构的业务方向,《通知》提出,推动养老保险机构重点发展商业养老保险、养老保障管理和企业(职业)年金基金管理等体现养老属性的业务。

  同时,《通知》鼓励养老保险公司发展安全性高、保障性强、满足长期或终身领取需求的商业养老年金保险以及其他具有一定长期积累养老金功能的商业保险。支持符合条件的养老保险公司参与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并支持养老保险机构在守住风险底线的前提下,围绕强化长期养老功能,体现生命周期管理要求,创新养老保障管理业务的产品形态、经营模式,规范营销管理,稳步推动其发展成为真正具有长期养老规划和管理功能,满足差异化养老需求的养老金融工具。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发现,目前我国共有10家登记在册的商业养老保险公司,包括国寿养老、太平养老、平安养老、人保养老、泰康养老、大家养老、新华养老、长江养老、恒安标准养老以及尚未开业的国民养老。今年6月1日起,中国人寿、太平人寿等6家人身险公司在浙江省和重庆市开展了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

  有业内人士表示,《通知》意在让商业养老保险公司回归其真实身份,集中力量从事养老业务,来应对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养老压力。而鼓励符合条件的养老保险公司参与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长期来看有利于丰富养老保障产品的供给,给消费者更多的选择,增强社会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能力。

  2023年底前完成个人养老保障业务清理

  值得一提的是,《通知》还要求各机构清理压降养老特点不明显的业务,终止或剥离与养老无关的保险资产管理业务,压降清理现有短期个人养老保障管理业务。养老保险机构原则上不得经营保险资产管理业务,包括受托管理保险资金和开展保险资产管理产品业务等。

  现有经营保险资产管理业务的养老保险公司,原则上应于2022年底前依法合规完成终止经营或剥离相关业务等整改工作。同时,养老保险机构应当按照平稳有序、维护客户合法权益的基本原则,持续压降清理现有个人养老保障管理产品。2022年6月30日前,适时停止相关产品新增客户,原则上于2023年底前完成存量业务清理。

  记者发现,在一些平台上,有多家养老保险公司发布的个人养老产品在售,一些产品虽然名称包含保障两个字,但不具备保障功能。而随着《通知》的发布和生效,也意味着上述理财产品或将在2023年底消失在养老保险公司的产品名单上。

  在清理压降养老特点不明显的业务的同时,银保监会也将加强对养老机构业务的监管。《通知》表示,银保监会将建立健全养老保险机构监管制度体系,加强机构监管,推动各机构着力完善公司治理,改进内控管理,提升风险管控,夯实健康规范发展基础。对于存在偏离养老主业、业务压降清理不到位、未能建立有效的风险隔离机制制度等问题的养老保险机构,将采取监管约谈、责令整改等措施,并不再支持其开展相关养老金融业务创新。同时,与相关部门密切沟通协作,进一步增强监管合力。

  “养老机构就应该做自己该做跟养老相关的事情。”有业内人士表示,有一些商业养老保险公司从事保险资产管理业务会分散从事养老保险业务的力量,不利于养老保险业务的发展,难以实现当初监管部门批准这些养老保险公司筹建的目的,监管此举有利于防范金融风险。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

排行榜 日排行 | 周排行